12月17日,國家文旅部網站發文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,全國共有97家單位被認定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,其中,東興市榜上有名!廣西僅3家!
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
(廣西部分)
近年來,東興市轉變旅游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,立足邊海山旅游稟賦、特色民族文化等優勢資源,以發展全域旅游為初衷和使命,深入踐行全域旅游發展理念,推動旅游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,在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揚優勢、促融合、謀創新上下足功夫,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步伐鏗鏘,成效顯著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旅游生活的向往。
為加快構建“旅游+”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,東興市進行了積極探索。在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進程中,東興市依托自然資源優勢,按照“以旅促農、以旅富農、農旅互動”的思路,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與生態休閑產業,打造了石江產業基地、七彩貝丘灣景區等一批集休閑和娛樂為一體的特色產業示范區;在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進程中,東興市立足守正創新,促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旅游發展互推共進,培育了《秘境·東南亞》《12天籟·京族漁歌》等一批演藝精品,研發了一批邊關特色、民族特色濃厚的手工藝品、文創產品,提升了僑批歷史博物館、京族博物館、陳濟棠故居等一批邊城歷史文化打卡點;在推進城旅融合發展進程中,東興市以城市建筑藝術化、城市建設景觀化、城市形象品牌化、城市服務國際化、城市環境舒適化、城市生活時尚化“六化”建設為標尺,建設了北投特色街區、東盟風情街、國門三街等一批特色街區。
東興市注重固本強基,通過強化配套投入、創新通關模式等舉措并施,東興市旅游環境日趨完善。開通中越北侖河二橋、互市便民浮橋跨境新通道,優化中越北侖河一橋通關設施,實現口岸“人貨分流”。增設通關核驗通道,開通跨境自駕游綠色通道,研發邊境游互聯網預約和自助辦證系統,通關效率大幅提升,創造了6秒通關的“東興速度”。完善旅游標識系統、游客服務中心,實現旅游廁所全覆蓋。建設智慧口岸、智慧城管、智慧旅游、智慧交通等數字化工程,實現監控、預警、遠程指揮等全區域覆蓋。率先開通中越跨境旅游國際班車,成為擁有全國目前唯一一條中越跨國公交線的邊境城市。
隨著全域旅游的縱深推進,東興市與越南芒街市跨境旅游合作也朝著不斷深化向好的方向邁進,形成“形成聯合打造旅游線路、旅游景區、宣傳推介、旅游執法、旅游培訓及旅游演藝的中越跨境旅游“六聯合”新模式。在全國首創開通中國桂林、東興、越南芒街、下龍“兩國四地”的黃金跨國自駕游線路。兩國兩市聯合推廣的足跡遍布中越兩國主要的客源地。與越南芒街市已連續14年輪流舉辦中越(東興-芒街)國際商貿·旅游博覽會,跨境旅游展會已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有效延伸。東興市正向著中越跨境旅游目的地奮力邁進。
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黃文銘表示,下一步,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系統將緊緊圍繞市委、市政府決策部署,堅持以全域旅游創新發展為驅動,深入實施“十個一批”工程,持續推進旅游業供給側改革,加快構建以市內游為主體、邊境游跨境游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實現東興旅游可持續發展、高質量發展。